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9321

【博客速递】港澳台三地开示摘要(下) 2020-04-02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4-3 10:56:1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【博客速递】觉性光明随缘无碍 佛性净土长住心间——卢军宏师父港澳台三地开示摘要(下) 2020-04-02


 

《资料大全》

【最新发布】提取群-非法布施
欢迎愿意遵守群规的师兄

《每周四,日19点周四早6:20周六13点共修》


正文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人要把善良的事情做过之后放下,把痛苦的事情也要放下。愚蠢的人把今天当作明天的希望,所以今天一定失望,智者把当下作为一种愿望,愿力很重要,有了愿力,去实践它,去做成这件事情,那么你的幸福,今天就会到来。很多人不能放下自己,他就永远痛苦。人的感情也是这样,当你在痛苦的时候,因为放不下,所以很难过,很多女孩子恋爱失败,放不下自己的男友,嘴巴里说他去死吧,心中挂念着他,因为不能放下,当哪天真的放下了也就放下了。很多人过去都有恋爱史,当时要死要活的,放不开,想一想,你们今天还会为十几二十岁的恋爱生活而痛苦难受吗?这就是要放下。


我们做人要懂得,世界上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克服自己的分别心,就是要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错,因为是你的执著,没有绝对的是非,是因果,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,我们的恨可以带进棺材,我们的爱可以带进棺材,我们的人间一切的财富全部带不走。很正常的一个理论,因为我们两手空空来到人间,就像我们去别人家里,没有带去任何东西,走的时候也不能带走任何东西。我们来到这个地球两手空空,走的时候也是两手空空。很多人傻傻地以为,能够在地球上得到更多让自己获得利益的事情。一定要放下,既然知道人间苦空无常,就要好好地用心念经。


修心是一件很难的事情,一个修不好心的人,心会烦,意会乱。没有修心的人和有修心的人是不一样,有修心的人相貌端庄,越学佛越像;没有修心的人上下乱窜、浑身抖动、没有定力。修心是在和自己身上的缺点作斗争,修心就是将自己心中不好的恨别人的心、嫉妒别人的心、对别人不好的心,全部修掉。修心是逆流而上,不进则退。只有众生辜负佛菩萨,菩萨不会放弃众生。两千五百年前佛陀传到人间的佛法让我们受益,有求必应,佛陀、观世音菩萨没有一天放弃过我们,只有我们不好好修心,不好好磕头念经,有事求菩萨,没事就把菩萨忘了。


作为一个人要怎样把握好心态,让自己懂得更好的解除和消除自己的业障?人行善,福还未至,祸已远离。一个人只要开始行善,虽然福气还没有到,但是只要行善了,就已经没有祸在身上。很多人说:“卢台长,我念经之后怎么还不灵?”实际上,他过去家里灾难不断,自己身体不好;他开始念经之后,身体还没有完全好,但是家里的祸已经没有了。人行恶,祸虽未至,福已远离。一个人做坏事,虽然他的祸还没来,但是福气已经远离了。很多做官的人做了很多坏事,表面上看起来还没有报应,实际上他已经没有福气了,没福气的人就会有灾祸降临。


立志要坚。学佛了,要坚定自己的信念,要好好修。成功要久不要速,修心的愿望要长久,而不是求速度。现在很多人,生了癌症问要念多少小房子,师父告诉他1200张,他拼命赶、又结缘,烧下去最后没有效果,为什么?因为没有用心。一个人身上已经肝癌了,问医生怎么治疗,医生说你要吃抗生素,你把三年的抗生素药量一天吃完,你的肝会不会好?这是循序渐进的。就像孩子和爸爸妈妈闹矛盾,是一点一滴积存的,今天爸爸骂一句,明天打一下,后来又不好,造成孩子离家出走,你想很快把孩子接回来,孩子会理你吗?就是要一点一滴地做工作,慢慢改变自己。错误的追求数量、速度,都是造成不能达到圆满的基础。不要临时抱佛脚,平时不烧香,临时抱不了佛脚的。


师父希望大家要懂得,我们做人把心要安静下来,不管做什么事情,要懂得一个基础——你想要顺利圆满,不是你能不能顺利能不能圆满的问题,而是在于缘分。很多人一辈子追求,以为只要自己拼命了就能做得到,想一想,多少人考状元,几个人中状元?就是缘分啊。嫉恨别人,看到人家成名了,很多电影演员演技并不好、水平并不高,最后成名了,很多比他好的人心中不平、很难过。我们不管学佛做人,一定要懂得这个世界上是靠缘分的。


希望大家多求观世音菩萨加持,心不起烦恼。一起烦恼,你的光明觉性就会有障碍。懂得人的一生当中要随缘,一生走过来就是活在缘分当中,今天有缘分可以成功,明天没有缘分就迎来失败,一切都是缘分,不要恨,不要计较,不要难过,一切随缘,不执著缘分。缘分有时候像一本书,翻书的时候,不经意地就错过重要的地方,有时候读的太认真会流泪,把缘分看得太重会伤到自己的心,所以对缘分要随缘。师父希望大家学佛人要懂得,做人就是在生活当中明白自己做些什么,要懂得一个人在命运当中怎么样对待失败和成功,一切无怨无悔,一切随缘,一个人要多多在人间用智慧对待别人。


在古时候,冯道与和凝同朝为官,两人交情很好。有一天,冯道穿了新买的靴子去拜访和凝。和凝看见冯道的靴子和自己两天前让仆人去买回来的靴子一模一样,于是,便问冯道:“你的靴子多少钱买的?”冯道举起右脚,不慌不忙地说:“便宜得很,五百。”和凝一听就火了,转向仆人就给了他一巴掌,骂道:“一模一样的靴子,竟然跟我说要一千?”这时,冯道又缓缓举起左脚说:“这只也是五百。”和凝一下子傻愣在原地,不知如何是好。这个故事就是告诉大家,不了解情况,不懂得道理,不要去决定,不要马上对一个事物去判断、去做,要好好思考。我们走过的人生经历了多少挫折,做错多少错事?冲动会令你犯下很多不应该的错误,很多人一辈子冲动。随时保持冷静,搞清楚来龙去脉,懂得用佛念好好地想通想明白,才不会被人间落为笑柄。现在很多年轻人因为冲动做了妈妈,接下去一大堆的事情,丢脸,被爸妈看不起、羞辱,被邻居街坊笑话,这一切不就是人的冲动吗?学佛就是让人保持理智。


用心学佛,把佛全部装满心中,你的心灵当中就是佛性。心像一个口袋一样,你里面少装一点,在心灵当中就有一点;如果人间东西多装一点在心灵,你的心灵就是心眼;装的更多一点,心就变成心计;如果把心全部装满人间复杂的人生,就是心烦意乱。


修心的人心要纯洁一点,人要干净一点,不要用心去回忆和责怪自己过去的错误,要用善良的心看到未来,要原谅别人。能够原谅别人的人活得很自在,不能原谅别人的人,脸永远凶巴巴的。跟着师父学佛的人,天天回家照照镜子,看看自己的脸,是不是凶巴巴的人?如果你今天很凶,觉得别人很讨厌,你就是一个没有修的人。一个有慈悲心的人,看到的永远是别人的善良;一个能够包容别人的人,他永远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。不要记住别人对自己的伤害,要记住要有包容心,乌云遮不住太阳,美好的心灵就像太阳一样慈悲温暖着人间。希望大家一定好好修好好学。


很多人经常问师父烦恼是什么。烦恼实际上是一个苦难的聚合点,当你烦一点事情的时候,你还没有恼怒,就有一个点,当你越来越烦,烦了十个事情的时候,恼怒就来了。烦的事情解决掉,越来越少,就不会恼怒,不会形成烦恼。当你烦恼越来越多,就是因为你这个也烦那个也烦,就开始恼怒了,烦恼有一个聚合点,点越来越多,你就形成越来越多的烦恼障,就是业障。


当今天我们在受苦的时候,我们皮肉没有受苦,我们心灵在受苦。很多人想不通,是皮肤出血了,骨折了?没有,是心灵在流血,难受。当我们的心想通了,就脱离这个苦恼了。人间的苦像厄运一样,经常聚集在一起,有苦的人,很快厄运会到,所以心经告诉我们“度一切苦厄”,不要让苦难生成,不要让苦难形成这个气场,就是不要让苦难在心中荡漾。想要去除苦难,就不要让它在心中生存,不要去制造苦难。


苦难是怎么来的?是你们自己找来的。一个年纪很大的人,他觉得自己还很年轻,偏要去做年轻人的事情,很快会受伤。一个人不知道好好节制自己的脾气,随缘发作,最后给自己制造苦难,“我就是这脾气,我不骂人难受的”,接下来就被人打了,这就是自己制造苦难。佛经中讲,我们不要去生这个苦和难,也用不着去灭除苦难,这就是不生不灭。你不去生这个烦恼,何苦要去去除这个烦恼呢?大家都在拿东西,轮到你了没有拿到,怎么办?“无所谓,我本来来的时候也没什么,人家拿了我也很开心,只要别人拿到就可以了”,心不生,接下来你没拿到也不会难过。这个世界一切唯心所造,心想开心,就能开心;心想烦恼,你就是一个烦恼的人;心很讨厌别人,你就是一个讨厌的人;心不能原谅别人,接下来吃苦的就是你自己,因为别人不会原谅你,人在自己给自己找麻烦。心能制造善良也能制造丑恶,希望我们学佛人——透明的净土就是在人的心间。


学佛人要有智慧,师父经常跟一些高僧大德在一起聊,中华文化儒释道,儒家治国,道教养生,佛教治心,儒释道合在一起,可以让国家兴旺,让每个人身体好、心灵好。一个人一辈子活到老,不一定接触到所有让你明白的事情,就算一个科学家,不一定在全方位的科学上得到成绩,要好好地学,三人中必有我师,十步之内必有芳草,懂得这些道理才会谦虚,把自己看得低一点,像大海一样,能够海纳百川,不要自以为是。很多人的缺点就是自以为是,最后丧失了自己的智慧。


希望大家好好努力,佛菩萨说世界万物总是有生有灭,人生也是如此。不要对太多的事情执著不放下,给本来已经很短暂的人生增添更多的烦恼。一个人走错路万劫不复,一定要在人间小心谨慎,如履薄冰,希望大家好自为之、好好学佛、好好修心。做人思维行为要像菩萨,管好自己的身口意。祝大家身心健康。谢谢大家!




 
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5-1-13 16:50 , Processed in 0.081962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