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4546

181229 吉隆坡【法会音频+文字】明心见性出迷雾,放下解脱是觉悟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9-19 10:03:3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
 >其他各场法会文字合集


   >各法会音频+文字+美图合集<  


《初学答疑群》扫码进入
《Whatsapp学习群》<<<点击进入
如微信点开,选择右上角“浏览其中打开”

【最新发布】提取群-非法布施
欢迎愿意遵守群规的师兄

《每周四,日19点周四早6:20周六13点共修》


明心见性出迷雾 放下解脱是觉悟——卢台长2018年12月29日“马来西亚佛友见面会”开示摘要



慈悲喜舍来开悟,

菩萨杨柳洒甘露;

明心见性出迷雾,

放下解脱是觉悟。

(掌声)


感恩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,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、龙天护法,感恩各位嘉宾、法师和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们、义工们,大家晚上好!


我们在人间烦恼不断,感情不顺,生意失败,有时候想要的东西得不到,想放下的事情又放不下,生命中的失意和病痛,让很多人意志消沉,失去希望,有时候甚至情绪失控、忧郁、烦恼,只能通过很多极端的行为来逃避压力。现在全世界有3.5亿人患有忧郁症,每年有100万人因此而自杀,到2020年忧郁症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疾病。


今年,一名居住在阿联酋的摩洛哥女子,因为仇恨,将自己的前男友凶狠地杀害并碎尸,把她男友的尸体做成炒饭,给家附近的巴基斯坦工人吃,其余的喂了邻居家的狗。警方在女子的搅拌器里发现了一颗牙齿,DNA显示正是被害者的牙齿。女子后来承认这个事情是出于报复,因为这个女子多年来一直在经济上帮助这个男友。


佛陀早就说过,金钱犹如毒蛇。多少人视财如命,为了争夺财产与亲人反目成仇,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。佛法倡导知足常乐,懂得人间的一切名利如同浮云,终有聚散。逆境和顺境都是人间的一种缘分,我们做人要学会一切随缘,不贪不求,无欲自然心如水。(掌声)


在11月20日下午,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发生了一起意外,堪比死神来了。一名60岁的女子在路边停完车,走在积雪的人行道上,突然一根冰柱从屋顶上掉落,砸中了女子的头部,她当场昏死,不幸身亡。我们人生时时刻刻充满着意外和伤害,只有佛法才能让我们把握住自己的命运,因为我们有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保佑。


十一月初,意大利遭到暴雨袭击,造成至少30人死亡,大部分的死者都是被倒下的树木压死,意大利民防部长形容暴雨的情景犹如世界末日。我们人间一切苦空无常,接受和知道这个世界的不圆满,才会拥有心灵的圆满和富有。以佛法的智慧去除人间的千般妄想、种种思量,用佛性来生活,用慈悲来化解人生的一切烦恼,我们才能拥有光明的未来。(掌声)


今年9月29日,我们台北佛友小臻的哥哥骑着机车在巷子内与人相撞,当时他哥哥的头部受到严重的撞击,颅内出血,马上失去意识,被送到医院急诊室。这个时候,小臻上香在佛台前跟观世音菩萨许愿:念诵7张小房子给哥哥的要经者,将每天法布施的功德转一部分给哥哥度过难关,许愿助缘经书,广度有缘,祈求观世音菩萨保佑,用功德把伤害降到最低程度。没想到,短短两天时间,他哥哥就清醒了,肢体也正常了,转入普通病房。之后,他哥哥头部颅内出血的部分已经自行吸收,头部右边受伤的部分已经钙化,医生说没有太大的影响,可以出院了。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!(掌声)


人生有三苦,一个苦是放不下,过去的事情放不下;一个苦是忘不了;还有一个苦是舍不得。


曾经有一个男子因为他的感情出问题,找到一位大和尚。他天天在痛苦,说:“我放不下,我难过。”这位老和尚跟他讲:“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放不下的。”这个男子说:“师父,我偏偏就是放不下。”和尚给他一个杯子,然后就往里面倒热水,一直倒到水溢出来,他还没放;等到水溢到他的手上,他被烫到,他的手就松开了,于是他放下了杯子。老和尚说:“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放不下的,你痛了,你自然就会放下了。”(掌声)师父告诉你们,人活在这个世界上,你放不下是因为很多事情还没有让你痛,你痛了自然就会放下。所以佛说,看破放下,你得大自在。


我们很多人一辈子就是看不开、看不穿,一辈子就背着,放不下。我们一辈子背着那些看不开、放不下的痛苦在自己的身上,一直记着这些痛苦,还时常拿起来,让自己已经受伤的心灵增加更多的苦痛。人还有一个毛病就是舍不得,因为舍不得,你就会在心中一直留着,留着就会让你更舍不得。我们在人间心痛也难免,但无论怎么疼痛和纠结,我们应该懂得菩萨告诉我们的知无常,我们必须勇敢地去面对无常,要敢于面对和接受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事物。在人间,只有经历过伤痛,你才能看破;只有经历过苦痛,你才能放下,心才没有罣碍。


我们人的一生好比一台机器,重复着我们生命的时光。刚出生的时候,你是游戏机,爸爸妈妈天天捧着你玩;上学了,你是一台复印机,每天抄写书本上的东西;工作了,你是一台发动机,既要省油,还要出效率;有孩子了,你是一台提款机,24小时要给他们付出钱财;到了中年,你是一台搅拌机,每天都要忙着应付各种各样的人;退休后,你是一台拖拉机,别人嫌你烦,事情做不完;最后,到了晚年,你是一个打火机,只要一不小心,时间一长就断气了。(掌声)


我们人总是在付出之后马上想得到回报,古语说“小恩养贵人,大恩养仇人”。中国古代的韩信,年轻的时候家里很贫穷,常去他的一个朋友亭长家吃饭。亭长对他很照顾,但是时间一长,亭长的妻子就不乐意了,觉得没有回报,就不再为韩信提供白食(就是白吃)。韩信不得已,自己出来海边为生。海边有个老婆婆非常善良,看他可怜,仅仅给过他一碗饭,但是这碗饭,韩信记了一辈子,等到韩信封侯之后,以千金回报。但是那位帮助他很长时间的亭长,却只得了一个小人的评价。


要记住,帮助别人要无私地奉献,但是人总是人心不足,当在帮助别人的时候,总是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得到回报,越想索取更多,越会失去更多。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,人不能贪,人总想要得到更多,有时候适得其反。(掌声)


2500年前,佛陀在世的时候,有一天傍晚,佛陀像往常一样在树林里徐徐地走路。当他走到那条小河边时,突然听见了一阵争论的声音。原来,有几个年轻的比丘围坐在沙滩上的一棵大树下,热烈地讨论着。他们太专心了,根本没有觉察到佛陀的到来,继续争辩着。


有一个弟子说:“我认为白骨观在佛陀教授的修行方法中最为重要。”什么叫白骨观?就是看人不要看他的表面,要看他的实质,要看他的最后,因为人到最后就是一具白骨。边上一位文质彬彬的比丘说:“不对、不对,你大概不知道吧?安般之法,也就是数息观,是佛陀亲口传授给罗侯罗的。你知道罗侯罗是谁吗?”“我不知道。”“我告诉你,他是佛陀的亲儿子,佛陀教授给他的,肯定是最高明、最迅速、最有效的修行方法。”


师父在这里告诉大家,数息观就是安般法,梵语叫安那般那,就是在念经、修行的时候,数着自己的呼吸,一、二、三、四……,一呼一吸,实际上就是收敛你的杂念,它与白骨观是原始佛教的两种最主要的修行方法,被称为“二甘露门”。


师父继续把故事讲给大家听。这个法师就说:“佛陀是在什么季节、哪种情况下,将安般法传授给罗侯罗的?”佛陀听到比丘们把他的教法当成理论学说来研究,有些哭笑不得,他故意加重了脚步。比丘们见佛陀来了,纷纷地站起来:“啊,佛陀来了”。


佛陀微笑着示意他们坐下,自己也坐在了松软的沙滩上,对弟子们说道:“我无意中听见了你们的讨论,你们要明白,我所教给你们的是体验真理的方法,但它不是真理本身,更不是一种学问。来,你们看见天上的月亮了吗?”佛陀的手指指向了天空中遥远的月亮,比丘们就顺着佛陀手指的方向,看到了一弯浅浅的、不易察觉的弦月。“我的教法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,目的是为了让你们更顺利、更快捷地找到月亮的位置,而手指本身并不是明月。如果你仅仅研究手指的粗细、长短、颜色,你永远都找不到天空中的月亮。”(掌声)


佛陀停顿了片刻,拍拍那个说安般法最妙的比丘的肩头,徐徐说道:“其实,各种修行的方法没有高下,只要与你契机就好。比如淫欲重,应该多多地修习白骨观;而心思容易散乱、妄念横飞的人,就要以数息观为禅修的方法。这就像草药,不管贵贱,对症的药、能治愈疾病的药,就是最好的药。”(掌声)一位名叫阿利陀的比丘感动得匍匐在地,抱着佛陀的脚说:“世尊,您说得太妙了,我一定要铭记您的教导,将佛法当作我的灵魂,终身执持不舍。”


你们听听这句话,其实很正能量,没有什么问题,但是佛陀大摇其头,说:“佛法恰似一艘载着你的木筏,我们渡河需要木筏,但它绝对不是彼岸。一个有智慧的人,到达彼岸之后就不会扛着木筏到处跑。所以,我演说的佛法就像舟筏,是帮助你们超越生死的河流,到达觉悟的彼岸,你一定不要执著它,不要死死地抱着它不放,要懂得及时地脱离它、舍弃它。”


大舍大得,小舍小得,不舍不得。菩萨为我们关上一扇门,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。你失去了一种东西,必然会在其他地方收获另一个馈赠。关键是我们人要有乐观的心态,相信有失必有得,要舍得放弃,要正确地去对待你的失去,因为失去可能会成为你生活中的一个经验,它预示着你另外的一个获得和成功。(掌声)


其实,我们生活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当中,道路上有很多的困难和挫折。当困难和挫折来临的时候,我们很多人把握不住自己,不知所措,放弃了自己为之奋斗的理想;而有些人却非常冷静,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,保持着过去的精进和努力。好比夫妻吵架过后,很多人忘记了,就当没有发生过一样;就当没有发生过一样,你才会继续努力地维持家庭的和睦和平安。犹如很多人经历千百次的失败,才换来他的成功一样;犹如孩子考不上精英学校,你也要当作没有发生过一样;因为只有当它像没有发生过一样,你才会继续努力。我们学佛人发现矛盾和烦恼,我们要用佛的智慧解决后继续修,就当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。(掌声)


在美国有一家小企业,老板姓薛,他是一个小老板,一直想与一家大企业的黄老板谈合作,但是屡次都失败了。这一次,薛老板又从黄老板的办公室走出来,合作又没有谈成。他看到路边有一棵小树,刚要走的时候被风刮倒了,他走过去扶起小树,为了防止再次被风刮倒,他还特地从车上找来找去,找来了绳子把这棵小树固定。谁也不会想到,薛老板的举动被在办公楼上的黄大老板看得一清二楚,正是这个无意的举动打动了黄老板,合作终于谈成功。在签订和约的时候,黄老板说:“你知道吗?打动我的不是你扶起了小树,而是因为你为了这棵小树,跑得很远,去拿了一条绳子来把它固定好。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,如果一个人能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去牺牲自己的利益,哪怕牺牲的只是一点点,这也是难能可贵的。”(掌声)黄老板继续说:“我没有理由不与这样的人合作,这样的人也没有理由不获得成功。”后来,小老板的事业果然蒸蒸日上,越做越大。


人生,有时候被欲望捆绑一生,我们为名为利而活着,犹如一只蜘蛛一生只是摆动着腿和脚,又犹如蜜蜂只知道采蜜,飞蛾只知道扑火,受到DNA生命生存基因的支配,机械地走完了它们的一生。我们人在欲望中为名为利,为了生活,和那些动物没有什么两样。如果一个人没有高尚的期盼,只知为了活着而活着,就跟动物一样,永远走着自己的DNA。所以人只有提高自己的意识形态,提高自己的境界,知道要帮助别人,要启动自己的慧命,才能不屈服于欲望,这才是走向解脱的第一步。


明朝有一个读书人叫吴子恬,他的太太姓孙。吴子恬的母亲过世早,父亲娶了一个继母。继母非常偏心,对吴子恬的弟弟比较好,对他不好。他心里就慢慢地开始不平,有怨气。后来他娶妻了,继母对他太太也不是很好,他就更不平,想要去找继母理论,都被太太劝下来。后来,他的父亲去世了,父亲留下了土地和银两,结果继母把最差的田地给他,自己跟弟弟留着好的田地,还把很多的钱都私吞了。吴子恬真的受不了了,他要去找继母,又被他的太太拦下来了。这个太太很有修养、很善良。中国古时候讲“妻贤夫祸少”,就是妻子很贤惠,丈夫的祸就会少很多,妻子贤德,帮丈夫会转掉很多的劫难。


说到这里,我们要知道学传统文化,首先要学会吃亏,不只是跟别人学会吃亏,就是对你最亲的人你也要学会吃亏。(掌声)你们为什么鼓掌?因为你们很多人在外面还假装吃亏,回到家里真的不肯吃亏。人要了解,该是我们的,跑也跑不掉,哪能是争来的呢?越争福报越少。没有哪一个家庭为了争遗产或者争财产闹上法院,最后家族会越来越兴旺的。所以中华传统文化上讲,“伦常乖舛”,就是伦理、常理冲突了,“立见消亡”,很快这个家族就开始败坏了。


师父继续讲故事。结果,很快地,他继母生的那个儿子染上了赌博,把她的钱全部花光,这时候母子两个人几乎沦为乞丐。如果你是吴子恬,可能你会高兴地说:“苍天有眼,你们母子也有今天!”但是这个时候,他的太太非常懂人情世故,赶紧劝先生把母亲和弟弟接回来。做得到做不到?要尽弃前嫌,否则怎么会消除烦恼和矛盾?不要把对方过去的过失放在心上。如果放在心上,借题发挥,可能就永远不能跟家庭很好地相处。接回来之后,还帮弟弟戒赌,感动了继母和他的弟弟,这个家非常和睦。而他的太太生了三个儿子都考取了进士,这是他们家的福报,怎么会跑得掉呢?


你们知道,在古时候一个家族里出一个进士就不得了,她生三个孩子,三个都是进士,你看她的福报大不大?做人量大福大,怎么可以跟自己的至亲去计较呢。三个儿子从小看到母亲的道德行为和母亲的忍辱,哪有不成才的道理啊。(掌声)所以,人不要跟别人去斤斤计较,要学会吃亏,人欠你的,天会还给你。我们做人要懂得福往者福来,你没有给别人造福,你得不到福气的回报。


芸芸众生,我们很多人的失意和烦恼,都是在欲求得到时产生的,因为你有欲望了,你才会产生烦恼。要做一个慈悲众生、赐人与福的人,在你的精神里面充满着爱,而最终的爱心和福气又会回到你的身边,这就是善有善报的天理。(掌声)


我们人可以犯错,但是不能经常犯错;人可以对不起别人,但是不能经常对不起别人,做错事情,一定要学会改正。佛法界讲,自己心中要有一块悟性,如果你通过别人让你来开悟,那是假悟,自己悟出来那才叫真悟。学佛就是要斗自己身上的负能量,去掉我相。“我”在心里因为是最大的,所以只有去除了“我”的自私心,你的心中装满了别人,哪有我相的地方存在啊!(掌声)


学佛人要懂得,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情,只要时间长了一定会被别人知道,因为第八意识犹如一个储存器,做什么事情都会被记录下来。一件衬衫上沾染了灰尘,有时候沾上了就擦不掉。我们学佛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走错路,人有烦恼很正常,战胜烦恼,你就拥有了智慧。今天你们在座的所有人,如果笑嘻嘻,想通、想明白了,你们就是已经拥有了佛陀的般若智慧和成功的可能。(掌声)


人间的利益拿得起,就要学会放得下,要学会不停地放下,用自己的本初来觉醒自己,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。师父告诉你们,当你改正自己身上毛病的时候,你就是在尊重自己。(掌声)


《六祖坛经》上说,一切福田,都离不开心地。心地上播下善良的种子,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。曾子曾经说过,人而好善,福虽未至,祸其远矣。也就是告诉大家,你只要行善,虽然你还没有福,但是祸没有了,就是有福的开始。


有一个边远的山村学校,食堂的伙食非常糟糕,不是白菜萝卜,就是萝卜白菜,而女老师的身体非常虚弱,她经常到学校旁边的一个小山村去买鸡蛋。卖主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太太,老太太说:“你开个价吧。”女老师定了5毛钱一个,其实这个女老师在她的城里买一个鸡蛋最多4角5分。女老师看见老人可怜,没儿没女,只靠几只鸡养活自己,于是每个鸡蛋多给了她五分钱。这个老太太可怜,女老师心想:我就做个施主吧。奇怪的是,这个老太太不讨价还价,就卖给她了。过了一段时间,女老师觉得这个老太太很可怜,单方面又提高了五分钱,一个鸡蛋5角5分,这回老太太说话了:“我不要你加钱。”但是女老师坚持要提价,这个老太太最后没办法,还是接受了。


有一天,女老师照常到老太太那里去买蛋,正碰上一个蛋贩子跟老太太讲价。蛋贩子跟她说:“老人家,我给你6角钱一个的价钱,我把你的蛋全部收走,好不好?”“我不卖给你。”蛋贩子跟她说:“这个价钱很高,山里全部都是这个价。”老太太说:“我不是因为这个价,而是这些鸡蛋我要卖给那位瘦瘦的老师,人家那么远来到我们这里教书,又那么瘦,我希望她早点胖起来,能够在这所小学里长期地待下去,因为孩子们很需要她。”女老师顿时惊呆了,原以为自己是个施主,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却是那个老太太。(掌声)


凡是你对别人所做的,就是对自己所做的;凡是你希望得到的,你必须先让别人得到。生命有时候就是一种回报,你把善良给了别人,你一定会从别人那里收获善报。不论你对谁好,从长远来看都是对自己好。一直地善良下去,只管耕耘,不问收获,一路行善,福已经在紧紧地跟着你了。(掌声)


一个人的心像一个瓶子一样,装什么,它就显示什么。一个干净的瓶子,当你装上新鲜的果汁,那就是一个新鲜的果汁瓶;当一个瓶子装满了毒药,你的心就拥有着毒药。人的一生要装满着慈悲和善良,我们要用容量来灌满它。如果你每天把对别人的恨记在心里,放在你这个瓶子里,你永远不能把别人对你的不好忘记,你终有一天像电脑一样会死机,也会让你心里的净瓶破碎的。


我们学佛人知无常,生不带来、死不带去,用慈悲宽容能获得自己在人间的宁静和快乐。现代的生活离不开宽容,我们在现实生活中,要学会拥有一颗慈悲的心,理解别人的对与错。要记住,你理解别人,才会得到别人的宽容,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,才能战胜自我。


每一个幸福的家庭从来就不是三观相合,而是不争对错。也就是说,当家人的幸福大于坚持三观的时候,对错已经不是很重要了。什么叫三观?师父告诉你们,三观就是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有人问:幸福的家庭是怎么样的?回答是幸福的家庭都不争谁对谁错。很多人喜欢把家庭矛盾归咎于三观不合,哪有那么多的三观相合的?更多的时候是不分对错。夫妻中如果有任何一方太好胜,双方就永远不会得到快乐。(掌声)


有一对老夫妻吵架,丈夫总是让着妻子,妻子问:“你明明知道是我错了,你为什么还让着我?”她的丈夫说:“因为我怕吵赢了,会输了感情,丢了你,我就输了人生的一半。”婚姻里哪有那么多的三观相合?不过是你在争吵,别人在忍让。如果不懂得忍让,你就会出洋相。(掌声)


愿意吃亏的人终究不会吃亏,吃亏的人一定会有善报,爱占便宜的人一定占不了便宜。赢得了微利,却失去的人缘;失去了人缘,少了财缘;没有财缘,你就不能团圆。再好的东西,你也不可能永远地拥有,不必计较人间太多的名利得失。学佛人必须常怀怜悯之心,常施援助之爱,很多人得到利益,失去了人心。


莫要以为成败无因,今天的苦果是你过去播的种子,当下的付出,会让你得到明天的回报。看似失去,其实我们得到更多的利益。如果我们固守着自己的心灵,说这是我的,我不能舍,那么我们的心灵会变得越来越干枯。只有学会放下,用佛法去解脱你思想的烦恼,你才会拥有境界的快乐。师父告诉你们一句话,懂得放下,那就是一种智慧。(掌声)


学佛人要法喜充满,要懂得什么叫幸福,幸福是让自己心花怒放。我们的心都像莲花一样,我们每一天被五欲六尘的烦恼所障,所以我们更应该懂得怎么样学莲花出污泥而不染。我们不要在人间斤斤计较,我们要放大胸怀,因为我们是学佛人,因为我们是观世音菩萨的弟子,因为我们不在乎今世,我们要修出六道,到达四圣道,以后跟着观世音菩萨回到我们天上的老家。(掌声)梦幻般的人生转眼就过,我们很多的恩恩怨怨就像做梦一样很快就过去了,所以还记着过去不肯忘记的人,这个人就修不成了。希望大家要忘记过去,一定要展望未来,好好修心,你才是一个观世音菩萨的好孩子。


     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5-1-12 03:00 , Processed in 0.077132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